新能源汽车产品分化,上演“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
近日,工信部正式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299批)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7年第9批)(以下简称《车型目录》)。新能源车型中乘用车和物流车占比提高这意味着,这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产品逐步分化,竞争日趋激烈。
今年以来,受补贴退坡等政策影响,新能源汽车企业备感艰辛。销量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或将成为现实。业界普遍担忧,新能源汽车行业能否在下半年完成余下的近3/4的销售目标。另一方面国内“各方势力”加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传统车企、跨国车企纷纷发力、低速电动车企转型升级,“百家争鸣”的局面愈演愈烈。从《车型目录》可以看出,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或将迎来高增长阶段。
新能源汽车产品分化、竞争趋势明显
得益于产品性能和品质的提升,纯电动乘用车的续驶里程均有明显提升,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由低端向中端市场方向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据统计,2017年自主品牌已相继推出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及热销车型的改款与升级车型。另外,新能源汽车的车载智能科技配置愈加丰富。新上市产品中普遍配备了胎压监测系统、遥控驾驶、远程控制系统等智能硬件。部分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硬件深度结合,颇受消费者青睐。
相对的,一些新进入的新能源车企缺乏核心技术以及整车制造经验,难以与主流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在工信部第297批公告显示,有3025款新能源汽车因不符合《公告》管理规定,暂停生产、销售,共涉及国内243家新能源车企。不难预测未来随着造车技术差距的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企业将出现分化现象。
跨国企业发力国内市场
在“双积分”新政策环境下,合资企业新能源汽车产品将成为公告中的“常客”。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车企,新能源产品投放速度明显加快,“双积分”政策成为最强劲推手。该政策预计将于2018年实施。
从目前来看,跨国企业往往更加青睐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大众汽车是应对“双积分办法”最为积极的跨国车企之一。大众汽车除与江淮成立合资公司达成深度合作,还规划了多款车型瞄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据悉,江淮、本田和丰田等车企也已经开始着手纯电动汽车的布局与生产。
低速电动车企加入战团
早在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7年第5批)》中,共有92家企业的309款车型入围,其中部分低速电动车企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意味着该类车型将能够获得国家补贴。
与新能源汽车相比,低速电动车微型化、轻量化,具有成本低、节能、灵活等优点,在广大农村地区乃至三、四线城市有着强大的市场吸引力。鉴于电池体系的原因,低速电动车始终未被认可,部分企已经开始有计划的转型。
事实上,低速电动车企业急于转型的主要原因在于业内对低速电动车发展存在较多的争议。不少车企不愿等待迟迟不能落地的低速电动车标准,转而选择转型升级,发力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采取方式为:收购车厂,获得客车或改装类其他乘用车生产资质。为例还有更多的低速电动车企业申请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这类转型升级步伐在进一步加快。
盛泰用心服务每一位客户。在新能源电动汽车解决方案中应用到的泰科汽车高压接触器、预充电阻器等产品可以联系TE代理商河南盛泰。